山毛豆(白花灰叶豆)

主要性状: 株高1-3M,枝有棱,密生褐色或灰色绒毛。奇数羽状复叶;叶面无毛,叶背密生白色平贴长柔毛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长15-20CM;花冠长约2CM。荚果长7-10CM,宽约8MM,密生褐色平贴丝毛,有种子10-15粒。每千克种子约5万粒。奇数羽状复叶;小叶11-25枚,长椭圆形,长3-6.5㎝,宽0.8-1.0㎝,先端锐形。花白色,单生或排成顶生总状花序。荚果长6-10㎝,宽7-9㎜。每千克种子约5万粒。

分布地区: 栽培于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等地。
习性特点: 适应性强,耐酸、耐瘠、耐旱,喜阳,稍耐轻霜,适于丘陵红壤坡地种植。
繁殖方法: 以种子繁殖为主。

应用价值:采用底泥微生物原位生态修复、河岸生态护坡、等进行立体生态修复技术,收到固土护坡,恢复生态的作用。也可以用作绿肥和饲料。
播种前,用50-60℃温水浸种半小时,晾干后播种,播期3月至4月。作绿肥,瘦地株行距50×1500px,肥地60×2500px;留种用地100×100或130×3250px,每公顷播种量4-7kg。